新闻动态
小国为何无法承担航母费用?美航母每日餐饮开支达百万
航母,说实在的,就是海面上的巨无霸,象征着国家的实力,同时也是个耗费资金的机器。
一说到航母,大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惊人的造价,像美国的福特级航母,造一艘就得130多亿美元,真是让人瞠目结舌。
不过,造出来只是个开始,后面的维护费用才是真正让人腿软的关键。
从伙食费看航母的开销有多夸张
咱们先来聊聊美国的航母吧。大家都知道,美国海军现在有11艘核动力航母,还是以尼米兹级和更新的福特级为主。拿尼米兹级举个例子,一艘上面大约有5500到6000人,啥都有,水手、飞行员、后勤人员等等。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美国航母每天的伙食费大概在8万到10万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56万到70万。这还不包括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节日要加餐或者部署时间长了需要额外补给的食材。
为啥这么贵呢?嘿,主要有几大原因。第一,人数多啊,每天得准备1.7万多份饭菜,想想看,这得花多少功夫。再者,美国海军对于后勤保障特别有一套,伙食标准那是高得出奇。鸡肉、牛肉、蔬菜、水果这些不在话下,每顿饭还得搞些高蛋白高热量的,比如牛排、火鸡腿、比萨什的,保证伙食多样。根据公开资料,一艘航母每天光鸡肉就能用掉1600磅,按每磅2美元算,没得3200美元;牛奶要160加仑,每加仑4美元,这回又是640美元;谷物需要30箱,每箱差不多77美元,那是2300多美元;还有生菜,要350磅,每磅2美元,那就是700美元。这一算,伙食费的确不便宜啊!
光这些基础的食材加起来就将近7000美元。再加上80多个厨师的薪水,每位每天平均83美元,总计6640美元。这样一来,伙食费一下就过了1.3万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也得9万多。再加上设备维护、运输费用等,这百万人民币可真不是开玩笑的呀。
咱们说说山东舰,这可是咱国家第一艘国产航母,2019年才正式服役,编制大约3000人,人数可比美国航母少了一半。不过,它有个特别的地方,就是一天得准备七顿饭。可不是说大家伙儿饭量大,而是因为航母上24小时都有人值班,除了早、中、晚三餐,还得加上两顿午餐和两顿夜宵,确保在不同班次的水手随时能吃上热腾腾的饭。
根据一些公开资料的估算,山东舰每顿饭一般有六个菜、四碗汤、两份主食和两样甜点,每天得消耗超过10吨的食材。要是按每斤15块钱算,光材料费就得大约30万人民币左右。再加上厨师的工资和其他开销,每天的伙食费用大概在30到40万人民币之间。虽然这比起美国航母便宜了不少,但对一些小国来说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呢。
一对比就明了,美国航母的伙食开销高主要是因为人多、标准高,而山东舰则是因为餐次多、保障全。无论如何,这费用花出去就像流水一样,小国真的是扛不住呀!
伙食费只是冰山一角,航母的真成本在哪
伙食费听着就让人咋舌,不过在航母的运营成本里,这真算不得什么。养一艘航母,真正的费用都花在哪了呢?
先说燃料吧。美国的航母用的是核动力,这核反应堆能跑好几年都不用加油,但那维护和运营的费用可真让人咋舌。一场大修花几十亿美元不说,平均每天拆分下来也得几十万美金呢。
山东舰可不是核动力的,而是常规动力,依靠蒸汽轮机和柴油发电机。它每小时的油耗差不多得10万人民币,一天光油费就240万。要是冷启动的话,还得加150吨油,额外又得花100万。这些开销对于大国来说还能勉强扛住,但小国可真是受不了,直接就得经济崩溃。
再说说维护费。航母这玩意,不但大,还得经受海上的风吹日晒,战斗时的损耗,那维护可是少不了的。像美国的尼米兹级,日常维护费大概得200万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400万。
山东舰的日常维护费相对便宜些,但也得200万人民币左右。里面包括设备检查、零件更换、船体防腐等等,哪一项花费都不少。小国家一年军费也就几个亿,哪有那么多闲钱天天来修这玩意儿啊?
再说说人力成本。比如说,美国的航母有差不多6000名舰员,按每人每月4000美元算,那一个月光人力成本就得2400万美元,年薪和福利加起来可得3亿多人民币呢!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山东舰有3000名舰员,虽然工资按照国内标准算低一些,但一个月也得一百多万人民币,年下来差不多得小两千万。这还不包括训练费、医疗费、保险之类的开销。要是小国的海军,人员都可能没这么多,哪有那么多钱来养活?
最后说说武器弹药这块。航母可不只是个大船,还得配上飞机和各种武器。像美国的F-35,光一架就得上亿美元,而山东舰的歼-15虽然便宜点,但也得花个几千万人民币。再加上那些导弹和炮弹这些消耗品,搞一次演习可得花掉几百万呢。
这么一盯,美国航母一天的运营费用差不多得650万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就是4500万。山东舰要便宜点,估计也得在1000万人民币左右。说白了,伙食费在这笔账里也就占个小头。
小国为啥养不起?泰国航母就是活例子
提到小国也能养航母,泰国真是个经典案例。“差克里·纳吕贝特”号1997年入役,是全球最迷你的航母,满载排水量才1.15万吨,造价2.85亿美元。听上去不算贵,但后续的运营费用真是把泰国海军给压得喘不过气来。
这艘航母从设计上来看,真是简单得很,最多只能搭载10架飞机和几架直升机,战斗力几乎谈不上。服役没多久,泰国就意识到养不起这玩意儿了。光燃料一年就得花几千万美元,维护费用也要几百万,人员工资和训练费用也是几百万。泰国每年军费才50多亿美元,海军那一块儿也就几亿,根本撑不了。
到了2000年代,这艘航母就基本没出海了,停在港口成了摆设,连最基本的维护都跟不上,船体上满是锈迹。2016年以后,干脆一点动静都没了,连飞机也给卖了。
泰国的经济一年就5000多亿美金,军费也不到2%,海军的预算更是少得可怜。航母这种东西,不仅仅是钱的问题,还有一系列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支撑。泰国造船厂寥寥无几,零件坏了还得依赖进口,修一次得等好几个月,费用也是高得离谱。对比美国和中国,那可就不一样了,人家有强大的工业基础,造船、维修、后勤一条龙服务,自己就能搞定。而小国家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,仅仅靠采购是撑不起来的。
再看看其他小国。西班牙有一艘“胡安·卡洛斯一世”号,勉强算是轻型航母,可是每年的运营费用得花上好几千万欧元。多亏了北约的支持,才能勉强维持下去。
意大利的“加富尔”号也差不多,毕竟意大利是G7国家,经济基础相对坚实。反观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,勉强上航母,结果只能落得个“买得起却养不起”的境地。
航母的伙食费用这么高,除了人手众多,更是因为它们是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。水手们在海上泡几个月,吃得不好谁能忍受?所以得提供牛排、龙虾这类好东西,节日还得特别安排,比如感恩节得来点火鸡,圣诞节必须有蛋糕。这可不是浪费,而是为了保持士气。
美国海军有着百年的航母经验,深知后勤保障是打仗的根本。每天花几十万在伙食上,换来的就是水手们能专心工作,飞行员们能全心投入战斗。
山东舰一天七顿饭也是同样道理。航母24小时都在运转,轮班的船员绝对不能饿着上岗。早晨得来个包子和豆浆,中午得有红烧肉,晚上还得有热汤面,每顿都得让人吃饱。这可不是奢侈,而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随时都能投入战斗。
中国海军起步虽然晚,但学习的速度杠杠的。山东舰的七餐制,把后勤支持提到新层次。3000名船员吃饱喝足,才能让这艘6万吨的巨无霸时刻准备出发,去执行任务。
小国确实没这需求,也没这个实力。泰国那艘航母,出海一次都得斤斤计较,伙食就只是面包加罐头,能省就省。结果水手们怨声一片,出海的次数越来越少,最后索性就停了。
美国能养得起11艘航母,一是银子多,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高达8600亿美元,航母的运营成本根本不算啥。二是工业实力强,自己能造核反应堆和电磁弹射器,维修也不靠别人。三是全球都有基地,航母出海还能有地方补给,就算伙食费贵点,后勤也能撑得住。这11艘航母每年都是在全球各地跑,从太平洋到中东,真是烧钱也没问题。
中国现在有三艘航母,分别是辽宁舰、山东舰和福建舰,未来可能还会有第四艘。底气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。首先,经济持续增长,国防预算逐年提高,这为航母的建造和维护提供了资金保障。再者,成熟的造船技术,在技术研发和制造上取得了突破,逐步实现自主生产。同时,航母的使用经验也在不断积累,让我们在操作和管理上变得更加得心应手。此外,海军力量的整体提升,确保航母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多种任务中去,增强了整体作战能力。
经济增长势头猛,预计2024年GDP能达到18万亿美元,军费也超过2000亿美金,养几艘航母一点问题都没有。再说造船能力,那可是杠杠的,全球最大造船基地就位于上海,山东舰从开工到下水仅用了四年,效率高得让人咋舌。还有,战略需求越来越迫切,海上利益不断增多,航母得出海保护这些利益。这几艘船的开支虽然不小,但放在整体军费面前,完全能承受得住。
小国如果想增强海上力量,航母并不是唯一的出路。看看日本吧,他们搞了两艘“出云”级直升机驱逐舰,虽然叫驱逐舰,但能搭载F-35B,算是半个航母。这些成本相比真航母要低得多,每年运营费用大概也就几千万美元,挺适合日本这种中等国家。西班牙、意大利也在走这条路,轻型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,既能发挥作用,又不会对预算造成太大压力。
前言说到军舰的伙食费用,不少人都会好奇,像山东舰这样的航母,每天的开销到底有多大。尤其是嘀咕着一天要吃7顿饭,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咱们来看看具体情况。山东舰作为中国的一艘重要航母,其伙食费相对如此庞大的舰艇来说,自然不容小觑。每天的伙食开支涉及舰员们的日常需求,估算一下,这些人的餐标可是真不低,毕竟航母上的舰员多、级别高,吃的讲究也得跟上。按现在的标准,一般来说,每个舰员每天的伙食费大约在100元左右。如果说山东舰上大概有2000名舰员,那就得算,伙食费一天便是20万元,这可是真的不便宜呀!那么,这样的开销是不是让人觉得小国根本养不起这样的大型军舰呢?可见,有能力的国家在养舰方面,还是得下点功夫,别光靠脸面。总结总之,山东舰的伙食费用说明了大国在军事方面的投入和支出,也让人更加理解小国在这方面的困难。
